手头上面现在有二个淘宝店,一个淘宝企业店铺,一个天猫商城。淘宝网发展到今天,企业店铺也好,普通的C店也罢,都分不得什么流量,运营起来着实有点吃力。所以我一直只是挂着而也,偶尔小额度的开一下直通车和钻展。但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我有点想把这家企业店铺降为自然人认证店铺,也就是普通的淘宝C店。
那天早上起床没多久,微信上就收到客服发来的消息,说总公司又被投诉到工商局了。原因是产品描述页面上面使用了一个形容词,与事实不符。我在商城店搜索许久也没有发现,后来才知道是另外一家淘宝C店出了问题。其实这家C店并没有多少销量,与其惹上这样的麻烦,倒还不如直接关闭掉,只可惜我们之前在里面的一些小投入。
把淘宝企业店铺降为自然人认证店铺还真心不太容易,流程着实有点复杂,淘宝上面的教程视频长度达十八分钟之久。最让我不理解的是,还要出200元钱技术费,乖乖隆的咚,雁过拔毛呀。当初加入企业店铺的时候,那可比这个简单。那时候总觉得淘宝推出企业店铺,有这个打标会比普通的C店要强一些,谁知道明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但是一旦和企业挂上钩,就会收到一些不良人的专业投诉,这群人就是伴着广告法的出台而并生的。广告法打击的是坑蒙拐骗,但也同样伤及无辜。只要遇到上纲上线的工商部分,中小企业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相反的是,大型企业在当地都是相对有豁免权的,没那么容易动的。
广告法出台,真的给网店惹了很多事情,个人觉得真要因为这个受到处罚,还是要有一个尺度。比如有个销售额的尺度,有的网店只是挂着产品,一年到头没什么生意,由于习惯误写了几个极限词,处罚的钱比人家的营业额都高,这就有点过了。
规范市场是对的,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更加不能成为坑蒙拐骗人员的帮凶,扼杀小微企业的生命。当然,从业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懂法能力,尽量的消除掉平台页面上所有的违法内容。
"所有”好像也是一个极限词,这是不是违反了广告法,好怕怕呀!
附:(淘宝企业店铺降为自然人认证店铺攻略)https://tbshop.bbs.taobao.com/detail.html?postId=926860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