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用菌杀虫灯是专门诱杀食用菌生产中的害虫,是当今世界上很高效的捕杀菇蚊、菇蝇的专用杀虫灯,在中国、在全世界这是一个专为菇农生产的新产品。
食用菌栽培从制种、发菌到出菇,各个环节都受到虫害的侵袭和危害,往往是多种病虫交叉混合发生。作为可食用的真菌,食用菌本身对农药比较敏感,容易出现药害。农作物上广泛使用的农药不能应用于食用菌生产,出菇期严禁用药,故生产控制难度较大,致使一些地区病虫害损失十分严重。《中国食用菌》2007年第一期,谈《我国食用菌虫害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研究现状》——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食用菌生产分散,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高,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不配套等原因,造成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产品出口屡屡受阻于农残问题、质量问题,并导致出口量不到总产量的1/10,这给食用菌虫害防治提出了新的课题。在食用菌的制种和栽培过程中,经常受到害虫和杂菌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由于病虫的危害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防治病虫害,首选是食用菌杀虫灯物理防治捕杀,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产品。
菇蚊、菇蝇特别喜欢大棚明亮处活动,在下午太阳落山前,聚集在那里殖交配。门口和有天窗的地方,是最佳的诱捕场所。下午六点左右挂灯开机最好,还要经常更换地方(位置)。气温变化对挂灯位置有关。虫害喜欢温和暖湿地方活动。风向与挂灯高度有关。南风潮湿挂灯高度在1.5-1.8米,北风干燥天应相对低些。合理更变挂灯高度,对诱引害虫起关键作用,会增加诱杀效果。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舌尖上的安全,大家对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需要量越来越高。为了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品灭虫,让食品更加安全放心,在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多采取了频振式食用菌杀虫灯这种方法来消灭虫害。其原理是利用害虫喜欢光波段引诱害虫,,能把很远处害虫招引过来并引诱杀灭在频振高压电网上电死。这种杀虫灯诱杀害虫种类多,对天敌伤害很少,可减少四分之三的农药用量。
食用菌杀虫灯是一种利用害虫趋光、趋波特性的杀虫产品,它将光、波段设定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诱杀菇蚊、菇蝇。灯外设置的频振高压电网将诱来的害虫杀死后落到灯上的接虫袋里,来完成无害化诱杀。这种方法不使用化学农药没有污染,而且诱来的害虫还可以用来喂养家禽。还能节约饲料。真是一举两得。
食用菌杀虫灯在食用菌栽培中,菇纹、菇蝇这种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袋料危害最严重也最常见,而且是一年四季发生危害。特别是在4月、9月、11月发生最高峰。而此时正是多数食用菌最适宜出菇的时间,成虫体上的螨虫和病菌也随着它的活动而传播并在培养基中产卵,造成多种害虫同时发生,该幼虫依赖培养基的养料或咬食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严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绝收的严重后果。
在菇场内从开袋当天起即打开食用菌杀虫灯诱杀菇蝇、菇蚊等害虫成虫,最好距地面1.2米悬挂,1台灯控制面积约为200-280平方米,晚上20:00开灯,次日凌晨6:00关灯, 通过使用你会发现,第1潮菇采用7天后查看袋料面下2cm培养基的菇蛆、杂菌的污染率明显较低。通过悬挂频振式食用菌杀虫灯,不仅可有效的控制菇蚊、菇蝇等害虫危害,且可大大降低菌袋的污染率。出菇场所悬挂食用菌频振式杀虫灯明显可降低茶树菇、大杯覃、平菇的菌袋污染,使第2潮、第3潮的食用菌鲜菇的产量明显上升。
一盏葫芦形状的灯,下面挂一个大袋子,挂在菌菇的大棚里,一夜可诱捕成千上万只小菇蚊。这灯样子普通,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灯。它采用科学的光源和特质的灯管,给菇蚊设计了一个陷阱,通过发射特殊波段,让菇蚊傻乎乎地钻进灯里。神奇的“食用菌杀虫灯”也不是随便挂在哪里都是可以的,杀虫灯一般悬挂不能太高,因为菇蚊不喜欢飞太高。挂的位置要经常变化,菇蚊反应很灵敏,一旦发现这个陷阱,就不会再来了。诱捕菇蚊要掌握好时间,黄昏是菇蚊最活跃的时间段。为预防菇蚊的繁衍,在新建大棚时就应该放几盏灯诱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