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土白蚁,拉丁名为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1909),别名黑翅大白蚁、台湾黑翅螱,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六足亚门、昆虫纲(Isecta)、等翅目、白蚁科(Termitidae)、大白蚁亚科的一种动物。
目前全世界己被描述的白蚁大约有2600种,估计还有500~1000个种没被人类发现,可就在这2600种白蚁中我们竟然发现了实行一夫一妻制的黑翅土白蚁。要知道一夫一妻制对于昆虫来说是极为奢侈的行为,因为它完全不利于大量的繁殖和种群优化。
蜂王一生只有一次婚飞,无数雄蜂前赴后继,一辈子就为了high这一次,然后便直接自爆,而蜂王在这一生唯一一次的交配中会积累足够今后几年使用的精子,然后安心的呆在蜂巢内接受工蜂的供奉专心繁衍。黑翅土白蚁能如此任性的原因PhD.Zheng估计一是得益于其超长的繁殖周期;二也是受限于其没有和蜜蜂一样的储精器官,只能养个喜欢的雄性一直跟在身边。
有的成虫交配当天即开始产卵,也产卵时蚁王多围绕蚁后活动,不时地舔舐其头部和腹部。卵产出后,蚁王常舔舐蚁后腹部末端,并与蚁后一起将卵衔在口中四处走动,反复梳舐,然后将卵成堆放置,在卵孵化过程中,蚁王蚁后会不时舔舐和搬运,当卵即将孵化时,父母会将其搬离卵堆,单独放置,并频频地衔起放下,逐渐卵壳破裂,父母相互协助将幼蚁从卵壳中拉出,完成孵化。在幼蚁发育过程中,黑翅土白蚁还有辅助幼蚁蜕皮的习性,脱落下卵壳和皮壳被父母吞噬。等到卵孵化成工蚁后蚁王蚁后才开始接受工蚁的照顾。
防治方面,清洁园圃中枯枝落叶。在被害植株基部附近用氯丹乳剂50~100倍液喷施或灌浇,可防治白蚁危害。 用松木、甘蔗、芦草等坑埋于地下,保持湿润,并施入适量农药,如施人“灭蚁灵”等,诱杀工蚁。每年从芒种到夏至的季节,如地面发现有草裥菌,地下必有生活蚁巢,应进行人工挖除之。 发现蚁路和分群孔,可选用70%灭蚁灵粉剂喷施蚁体,导致传播灭蚁的功能。此物种当繁殖蚁羽化分飞盛期时,可悬挂黑光灯诱系有翅成蚁。
黑翅土白蚁建巢于地下,有翅繁殖蚁3月份开始出现于巢内,在气温达到22 ℃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达95%以上的闷热暴雨前夕、傍晚前后从羽化孔成群爬出,经外飞、脱翅,雌雄配对钻入土中建立新巢。兵蚁保卫蚁巢和工蚁外出采食活动。工蚁担负扩筑蚁巢、采食和喂饲幼蚁、蚁王、蚁后。工蚁采食时,在树干上做成泥线、泥被或泥套,隐藏其内进行采食树皮及木纤维。当日平均气温达12 ℃时,工蚁开始离巢采食,最高气温25 ℃,最低气温15 ℃,平均气温20 ℃左右,工蚁采食达到高峰,故在整个出土取食期中,4~5月和9~10月为全年两次外出采食为害高峰。进入盛夏后,工蚁一般不进行外出活动。由此可见,黑翅土白蚁取食活动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27 ℃,相对湿度在85%左右,而高温32 ℃以上和低湿70%以下均不利于黑翅土白蚁的取食活动。11月底后工蚁停止外出采食,回巢越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