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了,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营区外,空中仍飞舞着密密麻麻的蚊虫,真不负“北湾的蚊子用手抓”之名。不过,转身走进边防连营区内,记者再没看到一只蚊子。两名战士抬来一个大纸箱,指着里面黑黢黢一大堆死蚊虫说:“这是新型灭蚊灯3天的战果,我们称了一下,6.5公斤!”
去年以来,全军后勤科研系统开展“走基层、改作风、促科研”活动,总后组织军地专家深入边防,实地考察了蚊害最严重的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和佳木斯军分区黑瞎子岛边防连。国内病虫害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蹲在北湾边防连现场牵线搭桥,联系以生产制作灭蚊灯见长的河南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帮助。今年夏季,由该企业无偿捐赠的55台新型灭蚊器,就在两个边防连落了户。
记者在北湾边防连看到,30台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灭蚊灯,实现了营区人员活动区域全覆盖,把蚊虫诱飞到高压电子屏上杀死。连长赵强说,新型灭蚊灯试用3个月来,以往训练时必须戴的防蚊头罩如今摘掉了,晚饭后战士们可以轻松地打篮球,因蚊虫叮咬导致皮肤红肿、溃烂的现象基本消失。
军地携手破难题捷报频传。据悉,总后将抓紧启动新型灭蚊灯具的科研改进,并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试用。同时,通过进一步深入开展“走基层、改作风、促科研”活动,解决边海防部队在疫病防治、运输补给、能源利用等各方面的困难,加快进行边海防部队特需后勤装备、器具器材的研发和应用。
北湾,位于新疆额尔齐斯河畔
这里树林成荫,芦苇成片,沼泽遍地
适宜的气候给蚊虫繁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里有一群时刻穿着防蚊服的特殊巡逻兵
为了守住边防线,边防秩序,他们每天都被蚊群包围着
每天外出巡逻,战士们都互相帮忙穿上第六代防蚊服
对的,没错,已经第六代了
戴上网状的防蚊帽,互相喷洒防蚊药水
然而,全套的最新防蚊装备有时也防不住蚊子的“偷袭”。
运动,则成为最好的防蚊方法。
要见识“蚊虫王国”的厉害
那就得去中哈39号界碑转一转
39号界碑伫立在草丛密林之中,周围被死水沼泽包围
因此蚊虫特别多,是连队营区的好几倍
官兵们都把前往39号界碑执行巡逻任务
称做“勇士的征途”“危险之旅”
建连至今,连队已有7条军犬被蚊虫叮咬牺牲
地民众饲养的猪、羊等牲畜
也有不少因受不了蚊虫叮咬而撞墙自杀
这么苦难的条件下,这里的战士都是愁眉苦脸吗?
不是,就像那句标语“战蚊虫、履使命”!
他们在战斗,他们很骄傲!
战士们之间有着兄弟的情谊!
在这里守防的日子里,官兵们被蚊虫叮咬得多么痛苦
历经了多少险难,谁也说不清
但他们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个蚊虫的王国
把蚊虫叮咬的红疤当做大自然授予的“荣誉勋章”
让我们向奋战在边防的人民解放军致以最高的敬意!
和平年代,生活在和平中国,是一种荣幸,只因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民军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