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近段时间的直通车数据,投入产出比虽然为正数,但表现还是比较平淡。原因就是点击单价太高,特别是主推计划的关键词平均花费都在5元左右。所以准备重启钻展推广,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点击单价,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比。也希望能引流更多的人群进来,毕竟直通车只能通过关键词搜索引流。然后现在除了刚需以外,大家都愿意从“猜你喜欢”的地方找到自己喜欢的商品,这个不容置疑,也许你还没有发现这个关键的点。
最早的钻展是按展现来付费的,那时候点击率越高,付费就越少,所以一个会做钻展图片的美工是不可多得的资源。现在的钻展变得有点像直通车一样,还是保留了展现收费的方式,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看点击收费的。所以早二年就有人说,直通车钻展会统一结合起来,我觉得超级推荐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不过现在三个推广工具都在独立使用,但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猜你喜欢”定向这一块。
钻展这些推广工具,为了让新手们更好的使用,减少使用难度,都尽量使自己变得智能化,就好像可以一键启动的感觉。这个可以系统托管,那个可以系统自动出价,其实现实并不是那么美好。
钻展计划里面有一个新星计划,为了体现其重要地位,还说每一位用户只能兴建一个新星计划。搞得我兴冲冲的就启动了这个计划,妄图把自己的钻展计划打造成一颗耀眼的明星。但没过几天我就把这个计划取消了,因为点击单价高达3元左右,比我的直通车全部计划的平均点击单价还要高出来许多。
也许是计划实施初期,系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从而实现后期点击单价的降低。但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每个做钻展推广的人都启动这个计划,那系统到底把优质的流量导给谁?系统的目的不是帮你花最少的钱,而是让你花你能接受的最多的钱,从而达到创收的目的。
我觉得所有推广工具里面的,只要涉及的智能化的,基本上可以停用。当然,除了自动创意以外,这个与钱无关。推广还是需要靠人脑来总计分析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否则机器就完全可以取代人喽。
今天我把钻展单品计划也停掉了,因为看了一下报表,除了有一些加购以外,完全没有直接的产出。前几天把直通车主推计划也停断了,原因也是一样。我觉得要想办法解决一下这个产出的问题,不能为了花费而推广,觉得不花费就好像没有推广一样。而推广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产出,并不是点击率或者加购收获一类的。
如果推广的重点没有明确,就会陷入推广误区,结果钱花了,业绩并没有提升。记得前二年帮朋友的店做过几个月的直通车推广,加购物车的费用一个低至不到三毛线,但业绩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增长。所以如果单单只看某一个数据的增长,就会花了冤枉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