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才是工厂的第一把交椅,产品的外观、颜色、大小、重量、材质、功能等等直接决定了产品切入的市场,对行业市场变化的把握和用户体验有着丰富的经验,能让产品设计方向更加的精准。
昨天发生的事情比较多,与公司几个部门的人都直接或者变向的打了交道。睡觉前我思考了一下各个职位在公司这个体制下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价值。用当兵的时候连长的口头禅放在这里有点合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回想到那个时间和环境下,他是忧虑的。
商城因为开票不及时,昨天先后被罚了二三次。其实我就有点奇怪了,昨天会计已经上班,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五一假期前后到现在,因为这个事情被罚了四五次的样子。会计这个人有个特点:发生任何错误,都会立马找理由推卸掉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立马去把事情处理掉。
会计的个性很方的那一种,为了避免与这类型的人冲突,所以不管她做的对错,我都不会去考虑她的事情。她也疏于学习更新的电子商务体制下的会计知识,不会订阅与会计相关的信息,所以她也不知道客户在后台申请了发票的这部分,需要在后台上传,事情发生后,感觉她有些惊慌失措的在后台帐房里面到处寻找与自己相关的东西。不懂就要问,不问,别人是不知道你不懂的,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多上心,要能注意到平台与自己相关的变化。如果需要借助别人传达给自己的信息,就要虚心的请教。
在公司生存,遇到性格不合的人其实很正常,以前我就是直接杠,得理不饶人的那种。后来觉得这样也没有意思,对自己的发展也不好。然后,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人或者事,又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就会置之不理。有点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意味。他遇到好事呢,我不参与;他遇到坏事呢,我不落井下石,这应该是与萍水相逢的人的最好相处之道吧。
职场之中,大部分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我能这样对别人,就有别人这样对我,能量总是守恒的啦。其实你不这样对别人,别人也会这样对你的,看看《我是余欢水》就清楚了。我这种二极分化的性格,并不擅长于处理人职关系,要想在职场中生存,我的秘诀就是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因为在职场,价值就是第一生产力!同样的销售环境下,我的销量一定要比你多。当然,给我固定一个价格,给自己用低价出售,这种投取巧的行为除外。这种不需要技巧,如果我想,我随时可以,只不过又会引起争端。我要学习的东西是不可能轻易被替代的东西。
光阴似箭,做电商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做灭蚊灯的时间也六年有余了。能过不断自学,在外培训,还有经验的积累,在电商方面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知识,涉猎到运营、美工、推广、客服的方方面面。现在觉得到了研究产品本身的时间了,淘宝上数以千计的各种产品,抛开电商的能力除外,最重要就是产品的设计。
一款产品不好卖,不能只加大推广力度,改变推广方法,那只能治标不台治本。一款适合市场的产品,无须过份的推广就能动起来,我们只需要给她展示的机会就行。要明白这一点,才不会花费时间去做无用功,白白的浪费心力。
要做好一款产品,我们要了解产品的结构,明白材料之间的差异,知道功能如何实现,真实的产品效果如何。
我们要知道塑胶分成多少种,每一种的价格,成品的表现是什么样子,是否耐高温或者低温,是滞耐摔,有没有延展性?其它的材料也要如此类推的去了解。
我们要知道行业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否采用了新能源,新能源哪个厂家做得最好,哪个厂家最便宜,这决定了我们的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也就对标了不同的市场。
我们要通过售前去了解没有成交的客户需求,是价格的因素,还是材质的原因,还是功能的缺失?也要通过售后去了解自己成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通过消费者的口碑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
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把多年的经验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才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撞击产品的火花,从而开拓现有的市场,并发现新的市场。
我想这才是一个公司,一家工厂,最重要的岗位,才是复合型的人才,才不会被时光和时代抛弃!

评论